以往参与的普法活动不少,但像这样深入茶园、直击茶产业痛点的普法宣传还是第一次。”从事茶叶经营多年的柏塘镇茶业产业协会副会长杨锋波感慨道,“特别是关于证据留存和维权方式的讲解,既实用又接地气合优投资,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法律意识,更为规范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。”
6月19日下午,博罗县人民法院在柏塘镇万亩茶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夏至茶园添‘法’香”普法活动。法官们将法治课堂搬进茶香氤氲的万亩茶田,以案释法、互动答疑,为当地茶农、茶商送上了一份“法治茶点”。
聚焦关键群体,“围坐普法”为茶产业注动能
活动伊始,村“两委”干部、茶业协会成员、茶商等核心从业者齐聚一堂合优投资,认真聆听法官开展茶产业专题普法宣讲。司法服务被送到柏塘镇万亩茶园的田间地头,为“柏塘山茶”品牌行稳致远提供法治保障。
茶香袅袅间,参与者们围坐畅谈,气氛轻松融洽。法官们化身“法治茶农”,从茶园生态保护、水库水源治理等贴近茶农生产的话题入手,结合真实案例,深入阐释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理念。随后,普法内容聚焦茶叶产业链,法官们以涉茶纠纷典型案例为引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合同签订、借贷风险等法律要点,并在互动环节针对茶商关切的货款追讨、商标维权、专利保护等实际问题逐一解答,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。
关注村民所需,“多维普法”为乡村增法韵
此次普法活动突破传统宣讲模式合优投资,法官们巧妙利用茶园空间,针对游客、茶农及周边村民的不同需求,打造了“茶香十足”的沉浸式普法阵地。
正值盛夏,茶园入口处热闹非凡,县人民法院精心打造的“茶园普法驿站”成为一道亮丽风景。驿站内,“法润罗浮”系列普法文创产品趣味十足,以案说法的“博小法普法”手册通俗生动。法官们用亲切的客家方言“一对一”答疑解惑,让这个驿站既是游客休憩的凉亭,更成了村民学习法律的“法治茶座”。
“法官就在身边解答问题,很随和,特别亲切。”柏塘镇水陂村村委委员张月云在展板前感慨道,“这些漫画手册一看就明白,原来觉得法律高高在上,现在村里的老人、孩子们都能轻松学习维护自身权益的知识,这样的普法活动太接地气、太贴心了!”
此外,法官还走向茶园深处,将精心编印的普法手册派发到正在采茶的茶农手中。“大姨,今天采多少茶啦?工资是怎么结算的呀?”,阡陌之间,法官与茶农拉起了家常,在谈笑中了解茶事民情,耐心解答茶农的疑问,重点讲解了采茶工伤赔偿、劳动者权益保护等知识,并留下了联系方式,让群众拥有身边的“法律智囊团”,确保法律服务随时在线。
此次茶园添“法”香普法宣传活动,是博罗县人民法院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,以优质的司法服务,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自身合法权益。值得一提的是,博罗县人民法院的司法护航,早已通过柏塘人民法庭的司法服务融入于日常。去年春分时节,正值茶叶交易高峰,县人民法院便组织柏塘人民法庭联合多部门走进产业交易中心,“扫街入户”开展精准普法,将法律服务送进商家、村落中。在案件审理方面,始终将非诉讼解纷机制挺在前面,力促矛盾实质性化解,努力实现“案结事了人和”,为茶产业健康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。
九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