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下正值高考志愿填报时期。今年,东莞共有10所高校可以报考。其中,传承着香港城市大学的学术底蕴,又扎根于大湾区产业沃土的香港城市大学(东莞)(下称“港城莞”),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关注。
记者从港城莞方面获悉,目前学校共开设4个本科专业、7个硕士专业。此外,港城莞学生还可以前往香港实习,在毕业后可以获得为期两年的IANG签证前往香港工作。学校还为学生提供20万-160万不等的丰厚奖学金。
提供前沿科研实践平台
据介绍,香港城市大学始终以创新精神专注于研究与专业教育两大领域,在国际高等教育舞台上有重大影响力。作为港城大在大湾区举办的合作大学,港城莞秉持着“两校一质”的办学原则,与港城大通过学术规划、质量保障体系的一致,以及学生交流、师资互通、科研及研究成果转化紧密相连,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。
同时,港城莞在借鉴港城大优势学科、国际联系和师资的基础上,强化两校在学科领域内相互支撑、深度互动,满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。
港城莞所在的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,学校周围集聚了中国散裂中子源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、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等科研设施,以及华为等高新科技公司,与全球顶尖实验室、企业无缝对接,为学生提供前沿科研实践平台,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。
提供国际前沿学术视野牛势策略
港城莞推行全英文教学,帮助学生在多文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。教师团队由港城大教授与港城莞全球招聘的顶尖学者组成,83%的专业课师资直接来自港城大,确保与港城大保持同等教学质量。校内经常举办国际学术会议、学术讲座,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,为学生提供国际前沿的学术视野。
同时,港城莞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海外交流及研学机会,让学生在国际化的环境中逐步成长。港城莞与香港城市大学、荷兰乌得勒支大学、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全球高等学府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,为学生组织丰富多样的海外研学项目,搭建直通全球的学术桥梁,支持学生汲取多元文化知识、拓展国际化视野。
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生态链条
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应对新时代的挑战,港城莞还打破课堂壁垒,跨越地域限制,突破传统讲座和辅导等教学方式,通过启发性、互动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,激发学生学习热情,帮助学生为可持续的终身职业和未来做好准备。
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,同时依托港城大的学科基础、教学经验和资源优势,港城莞以东莞市的科研和产业为支持,积极推动交叉学科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,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生态链条,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,为大湾区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提供源动力。
港城莞通过“入学不分专业”的大类培养模式,让大一学生通过通识课程、跨学科讲座和企业参访探索兴趣,大二自主选择专业,并享有两次转专业机会。同时, 港城莞将探索与创新定为课程的两大支柱,让学生在学习期间皆有机会参与原创性探索,学会如何创造、交流和展示新知识。
本科毕业获三证、奖学金丰厚
目前,港城莞共开设4个本科专业:材料科学与工程、智能制造工程、能源与动力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以及7个硕士专业,依托港城大世界前列的学科优势,紧密对接大湾区产业需求,为学生搭建起接轨国际学术前沿的成长平台。
港城莞致力于培养各专业领域的杰出人才,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学校与约30所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保持紧密合作,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、就业和交流机会,确保他们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磨练技能。
港城莞本科毕业生将获得香港城市大学(东莞)的毕业证书、学士学位证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学士学位证书。学校采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,就读期间满足相关要求可申请去港城大交换,本科毕业达到相关要求可优先申请升读港城莞或港城大。
在奖学金方面,学校为学生提供20万-160万不等的丰厚奖学金,如新生入学奖学金、优秀学科奖学金以及国际优才奖学金等。
港城莞学生还可以前往香港实习,在毕业后可以获得为期两年的IANG签证前往香港工作,为学生开拓广阔职业发展空间,拥抱更多国际机遇。
采写:南都记者 黄慧萍 受访者供图牛势策略
九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