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三国时期,流传着一句话:“卧龙、凤雏,得一可安天下!”然而,刘备这个大汉皇叔虽得到了诸葛亮与庞统这两位贤才,却最终未能如愿,壮志未酬,死后其建立的蜀汉政权也最终被曹魏所灭。蜀汉的灭亡为何如此尴尬?从根本上讲,刘备的整体实力与曹魏相比差距太大。无论是兵力、国土、还是资源,蜀汉都无法与魏国抗衡。即便如此,刘备在将才上的自信泽巨配资,也未能弥补这些硬伤。
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,虽然声名赫赫,但真正能独当一面的,却只有关羽一人。历史上许多名将如郭嘉、贾诩等人曾评价道:“张飞、关羽者,皆万人之敌,名将唯羽。”这话虽有夸张之嫌,但足见关羽在刘备手下的地位。说白了,张飞、关羽虽然各具威名,但关羽的军事才能远超张飞。张飞勇猛但缺乏战略眼光,适合冲锋陷阵,但要让他独自指挥大军,恐怕早晚会出现问题。
展开剩余80%即便如此,张飞与关羽也有惧怕的对手。在曹魏的强大将领中,至少有五位是张飞难以匹敌的,而关羽则不敢轻易招惹。曹魏究竟有何猛将,让这两位蜀汉名将也感到忌惮呢?
198年,刘备与曹操的关系尚算和睦,曹操仍把刘备视为合作伙伴。但随着“衣带诏”事件的发生,刘备彻底觉醒,决定与曹操势不两立。曹操迅速派兵攻打刘备,结果刘备被迫败退,失去了徐州,关羽被俘,张飞受挫,最终狼狈投奔袁绍。后来,袁绍在官渡之战败给曹操,刘备只能再次投靠刘表,成了一个四处逃亡的亡命之徒。
那么,刘备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?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缺乏能独当一面的将领,尤其是在关键时刻,关羽与张飞都未能保住刘备的江山。更令人疑惑的是,关羽为何被生擒,而张飞又为何下落不明?
《三国志·刘备传》记载了曹操如何派遣刘岱、王忠攻打刘备,最终没有成功。五年后,曹操亲自出征,刘备遭遇了惨败。当时,曹操亲率的几位猛将,给了刘备及其手下的关羽、张飞极大的压力,尤其是在关羽被捕后,张飞却依然难以应对。
这些猛将中,最令张飞畏惧的便是夏侯渊。当时,张飞已经娶了夏侯渊的侄女为妻,按照辈分,他甚至要称夏侯渊为“叔叔”。在这样复杂的亲戚关系下,张飞自然不敢轻易与夏侯渊为敌。在乱世中,个人情感和家族关系常常影响着战争的走向,张飞也未必敢与夏侯渊交锋。
另一位令人忌惮的曹魏大将是夏侯惇,人称“盲夏侯”。尽管眼睛失明,夏侯惇的武艺仍然高强。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,夏侯惇与关羽大战,二人旗鼓相当,难分胜负。而且,夏侯惇与夏侯渊为同族,张飞自然不能轻易与之对抗,毕竟这层家族情谊使得两人无法公开对决。
夏侯兄弟虽属曹魏大将,但曹魏还有其他强者,关羽与张飞也未敢轻易招惹。比如张辽,他在合肥之战中,以少胜多,几乎让孙权的大军陷入困境。张辽带领仅800精兵夜袭孙权,打得孙权狼狈不堪,甚至差点将孙权生擒。凭借着这场战役的辉煌,张辽在三国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关羽曾警告张飞:“切莫大意,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。”关羽对张辽的高度评价,足见其实力的强大。
除了张辽,曹魏还有其他几位大将是关羽、张飞所不能轻易挑战的。许褚便是其中之一,许褚以万夫不当之勇著称,并且对曹操忠心耿耿。在潼关之战中,他与马超交战,平分秋色,这足以证明他的武艺不凡。关羽深知,像许褚这样强悍的将领,自己也不宜与之正面交锋。
此外,徐晃也是令关羽深感忌惮的将领之一。在襄樊之战中,徐晃与关羽交手,先是破了关羽的十重鹿角,之后双方更有一番心照不宣的交情。关羽当时称徐晃为“大兄”,显然是对徐晃的能力表示敬佩。徐晃善于带兵作战,极具战术眼光,这也是关羽不敢轻易与其为敌的原因之一。
因此,曹魏的悍将们,不仅武力高强,战略眼光同样卓越。像许褚、徐晃、夏侯渊、夏侯惇、张辽这些将领,各自都有独特的才能,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带兵作战,都能与关羽、张飞匹敌,甚至更胜一筹。对于这些战术高明、勇武过人的猛将,谁又敢轻易招惹呢?
发布于:天津市九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