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7日,由北京艺加国际创办并组织策展的“云水乌江 百米长卷”艺术写生暨“艺术赋能文旅升级 文化助力乡村振兴”生活在乌江流域沿岸拉开序幕。这次活动第一批是自北京的北水、陈永康、王晓岚等艺术家盈透科技,第二批全国各地甄选的艺术家将在7-10月期间陆续抵达乌江驻留创作,共同抒写乌江大美画卷,描绘乌江壮丽山河。
(艺术家乌江游船写生现场)
(艺术家陈永康在乌江写生现场)
本次艺术驻留策展人陈永康讲道:贵州的喀斯特地貌精彩纷呈,溶洞、湖泊、瀑布、峡谷、天坑更是数不胜数。每到一处,峰峦层叠,沟壑纵横;不仅有“万重山”,更有“千条水”。登深涧采大山之气,游大江渡水底之云;云水乌江,就是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向往的桃源之境。蜿蜒的绿带,滋养着这片神秘大地,守护着这里的万重大山。我们这次《云水乌江 百米长卷》主题创作,旨在表现“乌江气韵”,展现乌江的厚重与空灵;在人与自然的无言对话中,用心,去读取它强大的能量密码。人和地、地和天、天和四维万象;万物共生,天道和合。中国人自古怡情于山水、纵情于江湖,游走于乌江,即在山水中格物,追问生命的本义,汲取生命的力量。“乌江气韵”将以山脉为意象、水脉为叙事线,文脉为索引,展陈乌江之魂盈透科技,乌江之气,乌江之韵。
展开剩余68%(艺术家陈永康在乌江写生现场)
著名当代艺术家北水道:应邀参加“云水乌江艺术写生创作活动”,对我来说是一次意外的惊喜。我印象里的乌江就是红军突破乌江的江和那诗句“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”。其实乌江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气息。除了自然景观,乌江流域的古村落、民俗文化也为写生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。第一次踏入贵州乌江流域,正赶上了阴雨连绵的季节,仿佛闯入了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。江水悠悠,裹挟着千年的岁月奔涌向前,两岸层峦叠嶂,云雾缭绕,这里的山、水、云、雾,无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让我深深沉醉其中。乌江的山水极具层次感,薄雾如轻纱般笼罩江面,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,宛如仙境。作为北方人,让我感受到了和北方山水完全不同的气韵,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用画笔尝试表达这种感受。
(艺术家北水在乌江写生现场)盈透科技
北水一边创作,一边向摄制组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思径:在写生过程中,不断尝试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,力求将自己对乌江的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画布上。我相信,通过艺术创作,不仅能够留下乌江此刻的美丽,还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。在艺术创作的表达方向上,我希望能够将乌江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相融合。不追求乌江现实风光的写实和具体细节的描摹,用肆意自然的笔触和色彩描绘出江水的灵动、山峰的雄浑,表现出不同时间、不同气候下乌江的独特风格,传递出乌江流域人们的生活气息和精神风貌。
(艺术家北水在乌江写生现场)
(乌江写生现场 企业家与艺术家合影留念)
这次写生活动是艺术赋能乌江文旅、艺术赋能乌江乡村发展的开篇,活动得到本地企业家刘江、胡湘贵、陈四海等倾力支持,为贵州乌江创建世界旅游目的地、创建乌江大地艺术季、艺术写生基地、国际艺术驻留等项目打下了基础,也彰显了这些企业家的社会担当与家乡情怀。
(乌江写生现场:艺术家北水/企业家陈四海/艺术家陈永康)
(艺术家乌江写生现场)
艺术活动盈透科技,可以引导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、民族风情和艺术资源;艺术驻留节的创办,长期旅居的艺术家便成为一道流动的人文风景,还可以丰富在地旅游形态、增加体验形式、提升本地IP影响力,从而带动全域的旅游个性化发展,促进当地产业繁荣和文化共融。
发布于:贵州省九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